关于我们
About u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
  • 发布时间:2022-08-0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关键词:社会信用;信用治理;建设;法治;高质量发展;应用;发展格局;制度   信用在规范社会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新发展格局,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需从如下四个方面发力。   推进社会信用法治基础建设。与自发、主观的声望评价相比,基于法治的社会信用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是社会信用成为现代国家治理工具的前提。因此,法治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社会信用法治基础滞后的现象,导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条块分割”“标准不一”“政策抵牾”等问题。因此,应加快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同时,也要鼓励各地结合具体实际探索制定地方性社会信用法规,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法律对社会信用信息归集与传输、社会信用等级评定和整合利用、社会信用应用范围和奖惩层次等进行明确规定,围绕信用承诺、评价、分级分类监管、激励惩戒以及修复等工作,逐步构建起要素完整、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   推进社会信用治理单元建设。社会信用治理单元是营造守信践诺信用环境、推动社会信用治理效能转换的能动性要素,也是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载体。社会信用体系就像一台机器,每一个信用治理单元如同这台机器的部件。只有每一个部件都正常运转,整台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从组织属性看,社会信用治理单元可分为政府性治理单元、社会性治理单元和市场性治理单元;从空间位置看,它可分为行业性治理单元和区域性治理单元;从职责范围看,它可分为引领与协调治理单元(如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等)、行动与遵循治理单元(如乡村、社区、社会组织等)等。应以系统理念来构建社会信用治理单元,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网络,避免出现“结构性缺失”。推动各类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的协同联动,释放社会信用体系的整体治理效能,避免出现“碎片化治理”。通过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升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的行动能力,切实发挥其治理功能。   推进社会信用广泛深度应用。《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实现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衔接,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客观而言,在金融信贷、纳税缴费、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社会信用的应用较为广泛,也释放了积极效能。但整体来看,目前社会信用的应用范围仍较为有限。因此,应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围绕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实践所需,发挥社会信用的作用。应拓展社会信用的应用领域,实现社会信用建设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行业性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的作用,切实推动“信用+”工程落地医疗、养老、家政、旅游、购物、餐饮、健身等领域,融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生产日常。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均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容丰富、所涉甚广。从建设成效上看,高质量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坚持均衡发展、整体协调原则。一是实现社会信用领域的均衡发展,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个信用领域的整体推进、全面发展。二是实现社会信用功能的全面发挥。目前,各地更多关注社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失信惩戒方面的作用,而基于社会信用的激励、服务举措相对滞后。应坚持负向惩戒和规制、正向激励和服务齐头并进,依法兼顾社会信用的两种功能。三是实现空间和区域的协调推进。受经济基础、治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区域合作机制、结对帮扶机制等,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空间和区域协调推进。   (作者:安建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概要描述】关键词:社会信用;信用治理;建设;法治;高质量发展;应用;发展格局;制度

  信用在规范社会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新发展格局,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需从如下四个方面发力。

  推进社会信用法治基础建设。与自发、主观的声望评价相比,基于法治的社会信用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是社会信用成为现代国家治理工具的前提。因此,法治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社会信用法治基础滞后的现象,导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条块分割”“标准不一”“政策抵牾”等问题。因此,应加快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同时,也要鼓励各地结合具体实际探索制定地方性社会信用法规,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法律对社会信用信息归集与传输、社会信用等级评定和整合利用、社会信用应用范围和奖惩层次等进行明确规定,围绕信用承诺、评价、分级分类监管、激励惩戒以及修复等工作,逐步构建起要素完整、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

  推进社会信用治理单元建设。社会信用治理单元是营造守信践诺信用环境、推动社会信用治理效能转换的能动性要素,也是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载体。社会信用体系就像一台机器,每一个信用治理单元如同这台机器的部件。只有每一个部件都正常运转,整台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从组织属性看,社会信用治理单元可分为政府性治理单元、社会性治理单元和市场性治理单元;从空间位置看,它可分为行业性治理单元和区域性治理单元;从职责范围看,它可分为引领与协调治理单元(如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等)、行动与遵循治理单元(如乡村、社区、社会组织等)等。应以系统理念来构建社会信用治理单元,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网络,避免出现“结构性缺失”。推动各类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的协同联动,释放社会信用体系的整体治理效能,避免出现“碎片化治理”。通过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升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的行动能力,切实发挥其治理功能。

  推进社会信用广泛深度应用。《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实现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衔接,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客观而言,在金融信贷、纳税缴费、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社会信用的应用较为广泛,也释放了积极效能。但整体来看,目前社会信用的应用范围仍较为有限。因此,应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围绕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实践所需,发挥社会信用的作用。应拓展社会信用的应用领域,实现社会信用建设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行业性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的作用,切实推动“信用+”工程落地医疗、养老、家政、旅游、购物、餐饮、健身等领域,融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生产日常。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均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容丰富、所涉甚广。从建设成效上看,高质量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坚持均衡发展、整体协调原则。一是实现社会信用领域的均衡发展,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个信用领域的整体推进、全面发展。二是实现社会信用功能的全面发挥。目前,各地更多关注社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失信惩戒方面的作用,而基于社会信用的激励、服务举措相对滞后。应坚持负向惩戒和规制、正向激励和服务齐头并进,依法兼顾社会信用的两种功能。三是实现空间和区域的协调推进。受经济基础、治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区域合作机制、结对帮扶机制等,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空间和区域协调推进。

  (作者:安建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
  • 发布时间:2022-08-04 17:21
  • 访问量:
详情

关键词:社会信用;信用治理;建设;法治;高质量发展;应用;发展格局;制度

  信用在规范社会关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新发展格局,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系统部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需从如下四个方面发力。

  推进社会信用法治基础建设。与自发、主观的声望评价相比,基于法治的社会信用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是社会信用成为现代国家治理工具的前提。因此,法治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社会信用法治基础滞后的现象,导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条块分割”“标准不一”“政策抵牾”等问题。因此,应加快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立法工作,尽快出台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同时,也要鼓励各地结合具体实际探索制定地方性社会信用法规,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法律对社会信用信息归集与传输、社会信用等级评定和整合利用、社会信用应用范围和奖惩层次等进行明确规定,围绕信用承诺、评价、分级分类监管、激励惩戒以及修复等工作,逐步构建起要素完整、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

  推进社会信用治理单元建设。社会信用治理单元是营造守信践诺信用环境、推动社会信用治理效能转换的能动性要素,也是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载体。社会信用体系就像一台机器,每一个信用治理单元如同这台机器的部件。只有每一个部件都正常运转,整台机器才能正常运转。从组织属性看,社会信用治理单元可分为政府性治理单元、社会性治理单元和市场性治理单元;从空间位置看,它可分为行业性治理单元和区域性治理单元;从职责范围看,它可分为引领与协调治理单元(如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等)、行动与遵循治理单元(如乡村、社区、社会组织等)等。应以系统理念来构建社会信用治理单元,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网络,避免出现“结构性缺失”。推动各类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的协同联动,释放社会信用体系的整体治理效能,避免出现“碎片化治理”。通过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升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的行动能力,切实发挥其治理功能。

  推进社会信用广泛深度应用。《意见》明确指出,“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信用理念和方式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实现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衔接,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客观而言,在金融信贷、纳税缴费、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社会信用的应用较为广泛,也释放了积极效能。但整体来看,目前社会信用的应用范围仍较为有限。因此,应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围绕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实践所需,发挥社会信用的作用。应拓展社会信用的应用领域,实现社会信用建设与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行业性社会信用治理单元的作用,切实推动“信用+”工程落地医疗、养老、家政、旅游、购物、餐饮、健身等领域,融入“寻常百姓家”的生活生产日常。

  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均衡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容丰富、所涉甚广。从建设成效上看,高质量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坚持均衡发展、整体协调原则。一是实现社会信用领域的均衡发展,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个信用领域的整体推进、全面发展。二是实现社会信用功能的全面发挥。目前,各地更多关注社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失信惩戒方面的作用,而基于社会信用的激励、服务举措相对滞后。应坚持负向惩戒和规制、正向激励和服务齐头并进,依法兼顾社会信用的两种功能。三是实现空间和区域的协调推进。受经济基础、治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要坚持和加强党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区域合作机制、结对帮扶机制等,实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空间和区域协调推进。

  (作者:安建增,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热门新闻

记者从湖南省工信厅近日召开的全省中小企业发展重点工作部署会获悉,今年湖南省将发布产融合作“白名单”企业3500家,新发放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500亿元。
日前,记者从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为落实陕西省深化“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该局将以信用提升为主线,以信息归集公示为基础,以信用约束惩戒为重点,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抓手,以信用风险分类为依托,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为全面贯彻2024年全区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精神,内蒙古发展改革委作为商务诚信建设领域牵头单位,不断推进全区商务诚信建设水平,为诚信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打下扎实的数字基础,让数字表达问题,做到工作流程平台化,工作结果可视化,数据结果应用广泛化。
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浙江省丽水市市场监管局开发区分局通过积极筛选辖区内经营状况好、合同管理优的企业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培育工作,助推其提升合同信用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丽水经开区共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47家,总数位列全市第二,其中AAA级企业12家,AA企业17家,A级18家,营造了良好的诚信经营氛围。
日前,安徽省芜湖市首个信用助企服务中心在弋江区挂牌成立。

文章搜索

搜索
搜索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央文明办
中央政法委
中央网信办
环境保护部
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
国家外专局

人民银行
中央编办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公务员局
安监总局

 

最高法
最高检
教育部
公安部
民航局
文化和旅游部
能源局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外汇局
统计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证监会
银保监会
中国贸促会
新华社
药监局
市场监营总局

 

知识产权局
全国工商联
共青团中央
中国残联
卫生健康委
铁路局
档室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北京总部地址:北京市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109号院天骥智谷
咨询电话:
010-87163815
网址:www.syxy.org.cn

Copyright © 版权归属:商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18033800号 

商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