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About u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浙江: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在温州举行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浙江: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在温州举行

  • 来源:浙江日报
  • 发布时间:2024-06-2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6月21日至22日,2024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暨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活动将签订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框架协议,发布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温州倡议等,意味着“信用温州”深度融入长三角。

浙江: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在温州举行

【概要描述】6月21日至22日,2024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暨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活动将签订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框架协议,发布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温州倡议等,意味着“信用温州”深度融入长三角。

  • 来源:浙江日报
  • 发布时间:2024-06-24 08:37
  • 访问量:
详情

  6月21日至22日,2024年长三角市场监管联席会议暨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活动将签订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框架协议,发布推进共建“信用长三角”温州倡议等,意味着“信用温州”深度融入长三角。

  “信用温州”建设由来已久。2002年,为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社会信用体系,温州率全国之先把信用确定为城市发展战略之一,并以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形式将8月8日定为全国首个区域性“诚信日”。

  在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市共同努力下,温州持之以恒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发挥信用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营造“知信、守信、重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取得突出成效。

  “信用长三角”是国家战略和历史要求。2004年5月,长三角16城市在浙江湖州签署我国第一份区域性政府间的“信用宣言”——《共建信用长三角宣言》,要“加快建立关于公民和企事业单位信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尽快建立和完善有关信用的区域性法规,逐步形成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

  走过20个年头,长三角信用区域合作机制逐渐完善,合作频次逐步增加,合作规模逐步形成。《长三角市场监管一体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围绕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明确三省一市要重点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进信用信息互认机制,健全联合惩戒机制。2021年,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长三角市场监督管理信用承诺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长三角市场监督管理不实承诺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指导意见》。2023年,持续深化重点领域信用联动监管,在食品安全领域、药品安全领域、产品质量领域实行严重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推动区域监督检查信息、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用修复等信用信息互认共享。

  “信用温州”独具特色。在市场监管系统,温州推进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和信用监管“一件事”集成改革,完善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制度,开展市场经营主体信用监管数据治理及应用省级试点,梳理市场监督管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目录,对经营主体从准入至退出的全生命周期的信息进行分解,实现信用信息全量归集、动态管理、分类应用,正拟申报省级地方标准。现已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归集全市144.8万经营主体各类信用信息,形成“全景多维画像”。

  与此同时,温州实施新型信用监管模式,推广应用信用风险分类模型4.0版,有效分析研判企业各类信用风险信息,按不同的信用状况对监管对象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分层设置不同的抽查比例,对于风险等级高、失信黑名单、重点监管对象、信用评分低的经营主体增加抽查比例和频次,提升问题检出率和风险预测准确度,实现差异化、精准化监管。目前温州已有11个部门在22个重点领域实现分级分类监管,其中在食品生产领域构建“通用+专业”信用模型,在知识产权领域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信用监管试点,积极以分级分类信用监管和跨部门“双随机”监管提升监管治理水平。

  在推进长三角信用跨区域协作中,温州积极发挥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优良传统,承接国家、省级多项试点工作。去年,作为浙江省唯一地级市参加长三角市场监管部门信用监管座谈会,做“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信用监管生态体系”主题交流发言。今年,温州持续深化改革,主动探索信用承诺闭环管理机制建设,推动信用承诺在更多政务、监管领域转化应用。目前温州企业各领域应用信用承诺办理事项达13.84万件,信用承诺核查率达100%。

  “信用温州”融入长三角,温州将继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开展信用建设“一类事”服务,提升信用监管效能,不断增强企业守信收益率和获得感。

热门新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构建覆盖各类主体、制度规则统一、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会信用体系,推动社会信用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并部署了五方面23项重点任务。《意见》有何深意?如何更好地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4月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和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鹏飞、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蒋平就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并答记者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明确了发展方向。这一文件的出台,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进行了系统性部署。《意见》的出台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信用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制度的切实举措。《意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信用信息的认定记录、分级分类、归集共享、公示评价、奖惩应用、开放流通、安全保护为主线,围绕信用如何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痛点和堵点,坚持系统思维、实事求是、综合施策,擘画了下一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蓝图,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下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脉络。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其中明确,到2027年,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能、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整体提升,知识产权政务服务进一步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持续增强,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信用”3次,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提出,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构建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文章搜索

搜索
搜索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央文明办
中央政法委
中央网信办
环境保护部
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
国家外专局

人民银行
中央编办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公务员局
安监总局

 

最高法
最高检
教育部
公安部
民航局
文化和旅游部
能源局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外汇局
统计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证监会
银保监会
中国贸促会
新华社
药监局
市场监营总局

 

知识产权局
全国工商联
共青团中央
中国残联
卫生健康委
铁路局
档室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北京总部地址:北京市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109号院天骥智谷
咨询电话:
010-87163815
网址:www.syxy.org.cn

Copyright © 版权归属:商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18033800号 

商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