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About u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教育部: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 严防非法职业中介骗取钱财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教育部: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 严防非法职业中介骗取钱财

  • 来源:中国信用
  • 发布时间:2024-05-27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教育部近日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提醒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严防非法职业中介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严防不法分子以招聘为名变相收取各类费用,牟取非法利益。严防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从事、参与违法行为。

教育部: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 严防非法职业中介骗取钱财

【概要描述】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教育部近日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提醒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严防非法职业中介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严防不法分子以招聘为名变相收取各类费用,牟取非法利益。严防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从事、参与违法行为。

  • 来源:中国信用
  • 发布时间:2024-05-27 09:37
  • 访问量:
详情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关键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招聘的幌子挖“坑”设陷,诈骗钱财、盗用信息、诱导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毕业生就业权益。教育部近日发布高校毕业生求职提示,提醒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严防非法职业中介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严防不法分子以招聘为名变相收取各类费用,牟取非法利益。严防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诱导求职者从事、参与违法行为。严防合同陷阱,防止在合同签订中,个别用人单位为降低用人成本、规避用工责任而侵犯毕业生合法权益。

  教育部提醒,高校毕业生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走所谓“求职捷径”,警惕潜在“高薪骗局”。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高校就业网站等正规途径获取就业信息,谨慎对待索要敏感信息、扣留证明原件等行为。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主动了解学习求职就业有关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如在求职中本人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要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及时向学校及有关部门求助,或向公安机关报案。

热门新闻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正在成为维系市场经济中各主体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商品和服务的大范围流通交易靠的就是信用商誉。生产力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深,对社会信用的要求也越高。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
完善市场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体系,推动行政执法标准跨区域衔接,实施指导性案例制度,促进执法尺度统一,对持续保持良好信用的企业无事不扰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信用”3次,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提出,出台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构建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
信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总观摩会在江苏南京召开
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将保持对民营企业稳定有效的增量信贷供给,加大民营小微企业的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文章搜索

搜索
搜索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央文明办
中央政法委
中央网信办
环境保护部
交通运输部
科学技术部
国家外专局

人民银行
中央编办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公务员局
安监总局

 

最高法
最高检
教育部
公安部
民航局
文化和旅游部
能源局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外汇局
统计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证监会
银保监会
中国贸促会
新华社
药监局
市场监营总局

 

知识产权局
全国工商联
共青团中央
中国残联
卫生健康委
铁路局
档室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北京总部地址:北京市经济开发区经海三路109号院天骥智谷
咨询电话:
010-87163815
网址:www.syxy.org.cn

Copyright © 版权归属:商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京ICP备18033800号 

商业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